美科學家造出世界最輕材料
2011-11-21 來源:科技日報
據(jù)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wǎng)11月18日(北京時間)報道,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休斯研究實驗室(HRL)有限公司和加州理工學院共同開發(fā)出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密度僅0.9毫克/立方厘米,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還要輕100倍。相關論文發(fā)表在11月18日的《科學》雜志上。
超輕(每立方厘米小于10毫克)多孔材料在隔音絕熱、電池電極、催化劑載體、聲學研究、震動能量緩沖等方面都有很大應用。新材料具有獨特的“微框格(micro-lattice)”多孔結構,即使在納米、微米和毫米各級尺度,其構成也都是約99.99%的空氣和0.01%的固體,為最輕材料劃定了新界限。
該項目主要研究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機械與航空工程師洛倫佐·沃德維特說:“當材料尺寸小到納米級,就會變得更強。結合這種性質,再讓微框格變得可修整,就得到了獨特的微孔材料!
研究人員解釋說,新型超輕材料是一種循環(huán)式中空管微框格結構,分為納米、微米、毫米3個層級。先用一種自增生光敏聚合物波導樣板做成雛形,再涂上一層非電鍍鎳涂層,然后將模板腐蝕掉,最終制成的金屬微框格結構密度大于或等于0.9毫克/立方厘米,在被壓縮超過50%后仍能完全恢復,能量吸收性能與人造橡膠相仿,比超輕氣凝膠和碳納米管泡沫還要輕!霸斐鲞@種材料的關鍵是用一種比頭發(fā)還細1000倍的中空管相互連接成框格結構。”論文領導作者、HRL實驗室托比厄斯·錢德勒說。
HRL實驗室建筑材料主管威廉姆·卡特還把這種新材料和生活中的大型建筑材料作對比:“以埃菲爾鐵塔或金門大橋為典型的現(xiàn)代建筑,其材料是極輕的,它們的承重效果是憑借著結構的支撐。我們把納米和微觀理念引入新材料,是對輕質材料的革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MIT發(fā)明的材料是目前已知的強度最大、最輕的材料之一 2017-01-09
- 哈工大利用3D打印技術制備出世界最輕材料 2016-03-29
- 最輕材料問世99.99%是空氣 硬度可調節(jié) 2015-12-11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Wai Cheong Tam博士 IJBM:牙周組織生物大分子研究進展 2025-05-22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yǎng)肉 - 食品行業(yè)的可持續(xù)解決方案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