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仿生學、機器人學等學科的發(fā)展,可以模仿人體皮膚和器官感知身體環(huán)境、監(jiān)測人類活動和個人生理健康的人造電子皮膚正在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迅速的發(fā)展。為了模仿人體皮膚的綜合性能,人造電子皮膚需要整合不同的感應模塊,實現同時區(qū)分各種物理刺激,包括應變、扭曲、溫度、光照、濕度和環(huán)境氣體等。此外,能量存儲器件也需要集成到多功能電子皮膚中,以實現多功能、可持續(xù)、無線、無需外部電池供能的自驅動系統(tǒng),達到微型化與輕質化的需求。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國震率領的研究小組與電子科技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以及北京科技大學開展緊密的合作,在充分探索石墨烯材料的多功能理化性質基礎上,利用簡單高效的模塊化微加工工藝,將一種復合石墨烯纖維分別制成四種平面模塊單元,分別起到壓力傳感器、光電探測器、氣體傳感器以及微型超級電容器的作用。它們被集成到類皮膚柔性材質上,形成自供電的多功能電子皮膚系統(tǒng),可以檢測人體生理體征和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在具體的測試中,能量密度可達0.071 mWh/cm3的柔性超級電容器模塊實現了為系統(tǒng)提供較為穩(wěn)定的電流輸出的功能;壓力傳感器可以感知外界觸碰、手腕脈搏、喉嚨發(fā)聲和心跳;光電探測器可以感知環(huán)境的亮度變化;而氣體傳感器可以探測到毒性有機氣體的濃度。
圖:柔性復合石墨烯基多功能自供電電子皮膚
該項工作提供了一種高效、可大規(guī)模、集成化應用的工藝思路,可以應用于制造更緊湊和更高性能的電子皮膚以及其他可穿戴電子產品等領域。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等的支持。研究成果近期發(fā)表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17, 35, 121)期刊上。
論文鏈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730179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AFM:天然皮膚啟發(fā)的多功能柔韌皮革基電子皮膚 2025-05-27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福大楊黃浩教授/張進教授、福醫(yī)大附一醫(yī)院吳巧藝主任醫(yī)師 AFM:氧化應激驅動的多模態(tài)抗菌電子皮膚貼片用于慢性傷口實時監(jiān)測與治療 2025-02-24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武大常春雨、寧波材料所陳濤/魏俊杰《Adv. Mater.》:面向超靈敏自供電離子皮膚的電場誘導雙梯度水凝膠離子二極管 2025-04-03
- 武漢大學陳朝吉/四川大學張偉 ACS Nano:仿生梯度水凝膠電解質界面優(yōu)化構筑穩(wěn)定鋅離子電池 2025-07-21